硕博论文第43讲:写好论文的10条原则
第一原则、明确的中心思想
论文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并要出现在论文的标题中。标题是论文中最重要的要素。标题作为读者第一眼看到的东西,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会继续花时间阅读摘要。
标题不仅传递论文的中心思想,同时还不断地提醒你,要在论文内容中处处传达思想。毕竟,科学就是从复杂数据中提取出抽象的简单原理的过程。因此,标题应该浓缩论文的核心思想。提早考虑给论文一个标题,边写边琢磨如何改得更好——这不仅有助于硕士、博士生的写作,同样有助于实验设计和理论发展。
第二原则、为非本专业内、非同行的读者写作
为那些不清楚你工作的有血有肉的人们写作。你是世界上最了解你所做工作的专家,因此你也成为了最不合格的读者,你无法从不了解你工作的读者角度去评判你论文的人。在这一困境中产生的最为多数的写作错误是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决定你想在每一个元素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然后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试着站在一个“懵懂的”读者角度去思考这一论文,让读者更轻松的快速且不费力的抓住信息。
第三原则、坚持“背景—内容—结论”的结构组合
大多数广为传播的故事都有着这样的结构:开头为故事背景的设置,主体部分展开故事,向结尾推进,最后得出文中问题的结论,论文也是如此。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读者产生疑惑的机率,他们不再会问:“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呢?”
“背景-内容-结论”(C-C-C) 结构更适用于有耐心、决定花时间理解论文的读者,但这种结构对没有耐心的读者起不到作用。好在现在科学论文的结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标题与摘要”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论文内容。因此,看完“导言”的读者很可能会被吸引,并有着足够的耐心继续阅读论文。
C-C-C 结构在多个尺度上定义了论文的结构。从整篇论文来说,导言设定了背景,实验调查结果是论文内容,讨论得出结论。从段落来说,首句定义了主题或背景,主体部分提供引发读者思考的新颖观点,末句则为读者提供需要记住的结论。
不按照 C-C-C 结构写作的论文往往难以阅读。
第四原则、使用平行叙述避免曲折的表达
论文的文字表达应使用平行叙述避免曲折的表达。文中只有中心思想应该多次被提及。此外,为了减少主题改变的次数,每一个主题仅需提及一次即可。相关的句子与段落应该连贯,避免被不相关的材料打断。类似的观点应该紧密相连。
同样地,对于连续的段落或句子,平行的信息应该使用平行的形式来阐述。平行方法使读者更加熟悉结构,使论文更易阅读。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三个独立的原因让我们更偏向某一解释,我们应该使用相同的句法表达,这样的表达对于读者而言清晰明了,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内容。需要避免使用不同的词语指代同样的概念,因为这样做会使读者对不同词语的意义产生疑惑。
第五原则、在摘要中讲述完整故事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摘要是论文中唯一会被阅读的部分。这意味着摘要中必须有效呈现论文的所有信息。为实现这一目标,摘要的结构必定是高度保守的。每一个C-C-C元素中均有三个部分:
背景:背景必须解释清楚论文即将填补的空缺。第一句话通过介绍该研究所处的广阔领域对读者进行引导。随后这一背景缩小到该研究所要回答的待解决问题上。通过表述“文献中缺失部分”(例如,特定的空缺)和“为何这很重要”(例如,这一特定空缺和论文起始的广阔背景之间的联系),一个成功的背景章节能够为从现有技术水平中分辨出论文所表述的贡献打好基础。
内容:这里我们所说的内容首先描述的是能够让你回答这一空缺/问题的新颖方法或者途径。随后你呈现出“血肉”。避免使用含有高度科技含义或晦涩难懂的词汇(这些词汇会让你失去读者们),尽可能少使用含有精妙含义的词汇。
结论:结论会通过阐明结果从而回答在背景章节最终部分提出的问题。
C-C-C结构能帮助你避免最为普遍的摘要错误:在读者们准备好理解它们之前便谈论结果。好的摘要通常多次反复进行提纯细化从而确保结果能够完整填补空缺部分,就如同锁和钥匙一般。这种“宽阔-狭窄-宽阔”的架构方式能够让你同广大读者们(通过广度)进行交流,同时保持你结论声明的可信性(这通常是基于一套有限/狭隘的结果)。
第六原则、在介绍中突出此篇论文的重要性
介绍突出体现了存在于现有知识或者方法中的空缺和它为何如此重要。这通常是由一系列渐进的更为精确的段落来完成,这些段落最终会以对文献中缺失部分的清晰阐述而结束,另一段落会紧随其后,对论文如何填补空缺进行总结。
每一个介绍段落的结构(除去最后一段)均会促进空缺发展的这一目标。每一段落首先会引导读者走向主题(背景),随后解释相关文献中所知所想(内容),然后引导进入至关重要的“未知”(结论),这一部分使得论文在相关领域十分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线索提供隐藏在空缺后的秘密,指向未经验证的假设或者论文中未开发的方法,其中我们了解到为什么填补空缺是具有前途的。介绍中不应含有超越论文动机范围外的文献综述。这种“空缺专注”的结构使得经验丰富的读者们更为容易地对一篇论文的潜在重要性进行判断---他们仅需要评估声明空缺的重要性。这些空缺描述即该篇论文的贡献将会被以如下条件进行衡量:以论文空缺定义来设定的兴奋性、期望值和高质量背景。
介绍的最后一段则十分特殊,它简单总结了用于填补上述空缺的结果。它同摘要有所不同,不需要显示背景(已在上述内容中描述过),但需要稍微更准确详细地阐述结果,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简短地预先描述论文的结论。
第七原则、建立相互印证支持中心思想的基础
依据一系列的叙述阐明结果,建立相互印证支持中心思想的基础。结果章节需要说服读者相信中心声明是有数据和逻辑来支持的。每一个科研论据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逻辑结构,从而决定要素该如何呈现的顺序。
举例说明,一篇论文也许建立起某个假说,核实在研究的体系中测量的某个方法是否有效,随后运用这种测量手段反证该假说。另一种选择是一篇论文也许建立了多个可选性(且相互排斥的)假说,除去其中一个能够提供剩余解释的证据外,对其他所有都进行了驳斥。论据的组织结构应当含有整体逻辑所需的对照和方法。
结果章节的第一个段落特别之处在于,通常它将对于介绍中概述的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包括提出的任何关键性创新方法。有些读者并不会阅读方法章节,所以这一段落至少能够给予他们该文所用方法的大致情况。
结果章节中接下来的每个段落开头可以用一两句话提出这个段落所要回答的问题。例如,“为证明这其中没有任何人为干预......”或“什么是我们测量的客户满意度指标?”。段落的中间部分展示同该问题相关的数据和逻辑,而最后一句话则回答整个问题。每一个段落说服读者相信最后一句话中展现的答案。这使得找出段落中哪里有令人质疑的结论以及检验段落逻辑更为容易。每一个段落的结果是一个逻辑性的陈述,后面的段落则依赖于先前段落的逻辑性结论。
第八原则、说明诠释中的限制点以及同领域的相关性
讨论这一空缺如何被填补,说明诠释中的限制点以及同领域的相关性。讨论章节解释了为什么结果能够填补介绍中提出确认的空缺部分,对诠释说明提供预警,以及描述该篇论文如何通过开创新的机遇从而推动领域发展。这通常以如下方法完成:对结果进行总结概括,讨论限制点,随后揭示这一中心贡献如何促进未来的发展历程。讨论章节第一段落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通常大致总结了结果章节中的重大发现。有些读者跳过结果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因此这一段落至少能够带给他们对于上述章节的大致情况。
讨论章节接下来的每一个段落都以描述该文的某个缺点或者优点作为开端,随后通过广泛链接到相关文献从而对优势或者弱点进行衡量。最后,它将作者对于结果贡献的感知进行总结,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途径。
举例来说,第一段落也许对结果进行总结,专注于它们的含义;第二至第四段落也许讲述了潜在的弱势,该论文如何缓和这些情况或者未来的实验能够如何处理这些弱点。第五段落以及普遍存在的第六段落也许以该论文如何推动整个领域前进而告终。如此循序渐进,读者们最终学会将论文的结论代入到正确的情境中去。
第九原则、将时间分配到重要的部分
将时间分配到重要的部分:标题、摘要、提纲和图表。作为科学声明基础的中心逻辑至关重要,它同样是连接研究工作试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的桥梁,因此将论文的逻辑结构同正在进行的实验保持一致十分重要。由此来看,将正在进行的实验工作的逻辑正式形成某种不断展开的文档十分有用,最终它将成为论文提纲的蓝图。
你同样应当根据每个章节需要同读者进行交流的不同重要性分配你的时间。阅读标题的人远比阅读摘要的要多,而阅读摘要的人远比阅读论文剩余部分的人要多,而论文的剩余部分接受的专注度远比方法部分要高。相应的进行时间分配。
在撰写章节之前先进行文本规划,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在每个章节所花费的时间能够被更有效率的利用。大纲先行。我们倾向在每个规划好的段落前先写一句非正式的语句,这通常对开始进行已获得结果的描述过程十分有用---这些语句也许会成为结果章节的节标题。因为故事总有一个整体框架,每个段落都应该对推动故事前进起到明确作用,而这一作用则最好在提纲阶段便已确定。
第十原则、对整篇论文进行精简、再利用和再生
作为一个论文的作者,如果你不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向他人描述出论文的整体大纲,那么很明显读者也无法做到。你需要进一步提炼你的论文,对整篇论文进行精简、再利用和再生。找寻到此类违反优秀写作的行为对从各个层次提高论文质量十分有益。
完成一篇成功的论文需要多方面人力的投入。测试读者是必须的,他们可以确保整篇故事起作用,同时他们也能够给出具有价值的意见,如论文的那一部分看上去进程过快或者过慢,此外他们也能够明确在什么时候最好需要重头再来和重述整个故事。审稿人同样十分有用。不明确的反馈和表面上无聊的评论通常意味着审稿员并未找到重点的故事大纲。非常明确的反馈通常指出哪一段落的逻辑不够充分。积极接受反馈至关重要。因为从别处获得反馈十分必要,拥有一群具有帮助性的同事是使论文令人印象深刻的根本条件,记住保持这些人脉,并且在必要时刻回报他们并且阅读他们的原稿。
声明:发布的文字及图片有原创、转载或改编,源自网络的部分或其他媒体,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一切为了更好地与大家分享交流。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蒙三”立场。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支持原创,对原创作者深表敬意。如本内容不妥,或者有侵权之嫌,请先联络删除,万分感谢!